A1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56章 钱五爷(第1页)

静安茶楼,坐落于锦城市廊桥街。

廊桥街,是锦城市标志性的热门景点之一,在现如今的高度现代化城市之中,非常难能可贵地保留了这条古香古色的街道。

虽然这些年随着外地游客的增多,这条街不可避免地被当地的商铺老板们有意地进行了商业化改造,但总归是保留了一定的古旧气息。

追溯到古代时期,廊桥便已是热闹非凡。作为锦城市当初为数不多的标志性港口,其周围的茶楼酒馆应运而生,加之来往船头络绎不绝,造就了此地自古以来的繁华。

现如今的锦城市里,廊桥街这一地段更可谓是寸土寸金,也正是如此,能在此处开店的,唯有酒吧这样的暴利行业,走在廊桥街上,抬头可见各式各样的“house”、“BaR”,潮流的荧光灯招牌篆刻着专属于这个时代的躁动。

所以那一张挤在荧光灯下,由红色原木制成、缀着白色大字的“静安茶楼”,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。

但任何事物,但凡存在,便定然有他存在的道理。

静安茶楼已经在这里开了几十年,整个廊桥街的酒吧老板都知道,甚至可以说如果有一天这个茶楼不在这儿开了,那才显得不正常。

因为这个茶楼是四方会开的。

提起四方会,由于城市化的高度展,各地域人口的融合也在加,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并不知道这个民间组织。

但要是询问锦城市或者整个西南片区家中的老辈子,或许便能知晓一二。

四方会的起源已经难以追溯,大抵是当年跑船的汉子们自组织而成的团体,本着江湖儿女互帮互助的宗旨,逐渐展壮大。

虽经历时间长河冲刷与时代变迁,却仍旧残留着当年的余热与光辉。

故而像赵正豪这样的本土商界巨鳄,也会想尽办法在四方会里花钱买上一个“闲事大爷”的交椅。

遇事不平,问四方。

从这句口号里便可知道四方会在锦城市的地位,所以静安茶楼开在这繁华无比的廊桥街,真是一点都不奇怪。

上次赵正豪拜访郑三爷的地儿,那是在廊桥的正桥口,一个没招牌的老旧茶楼,却开在星巴克的旁边,但道上的人都知道,那里就是四方会的二堂口,由郑三爷亲自坐镇。

至于这静安茶楼,也离着廊桥不远,离着约莫二里地的距离,不过明显从装饰上,静安茶楼看上去要更气派也更大方。

从楼下的“cdBar”侧门上楼梯,便能进到茶楼内部。

整个大厅古色生香,实木的桌椅透着暗红的色彩,沉淀着历史的古旧。

青烟缭绕,流水潺潺,一看就是适合文人雅士品茗对弈的上好地方。

当然呢,这里的消费也不是一般人能承担的。偶有走错路的旅客拉开门帘进来,看到柜台上的茶水消费后,十有八九又红着脸转身悄悄溜走了。

那价签上最便宜的一杯竹叶青,也是上千元的高价,试问哪个游客愿意花这钱来喝杯茶水?

此刻已是夜深,茶楼内却依旧灯光透亮,门口的四方茶桌前,坐着一个肥头大耳身穿红色唐装、脖子上挂着一串拇指粗细金条的中年男人。

他正是这座茶楼的主人,也是这个堂口的堂主,人称“钱五爷”。

这五爷当然也是尊称,其真名不详,只是道上人一直都这么称呼,当然像郑三爷这样身份的,也可以亲昵地喊其一声“钱老五”。

此刻钱五爷正坐在那张雕着复杂花纹的太师椅上,面前放着一盏天青色茶杯,杯中泡着的是“碧潭飘雪”,翻腾的朦胧水汽搭配着透亮的茶色,香气四溢。

待得水温渐落,只见钱五爷伸出戴着翠玉扳手的肥大的拇指,轻轻地捏起茶盖子,然后朝着茶面上刮上一刮撇去茶花,这才端起杯子小口地抿上一嘴,顿时觉得满嘴香韵、回味无穷。

而至于为何他这么晚了还在此刻喝茶,便要问问他面前站着的两个年轻人。

俩人正是朱龙和姜伟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